您当前位置:资料中心->公共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发布日期:2014-06-19 点击次数:2861
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部分 单选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
2.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
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4.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5.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科学性和革命的统一)。
6.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性)。
7.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8.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9.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1.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3.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
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5.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6.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
7.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哲学的错误是(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8.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9.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
10.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11.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1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13.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是否符合十五发展的必然趋势)。
1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的规律)。
15.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6.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改革开放的方针。它的理论依据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17.“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是一种(辩证法观点)。
18.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9.“白马非马”这个命题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之间的联系)。
20.事物的质和量的区别在于(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21.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否定之否定规律)。
22.在内容和形势的矛盾运动中(内容是活跃易变,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23.真相和假象的区别在于(真像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24.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是(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的)。
25.“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26.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正确反映客观规律)。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2.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感性认识的形式是(感觉、知觉、表象)。
4.理性认识的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
5.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6.一个认识的完整过程是(实践—认识—实践)。
7.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于无限的统一)。
8.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认识论)。
9.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论据是(指出社会实践可以证明人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
10.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11.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12.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这里具有相对性)。
13.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这说明(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14.把经过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他一切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这是一种(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观点)。
1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实践是一种(主观见于客观的活动)。
16.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认识是否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
17.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坚持了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客观性)。
18.既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又承认逻辑证明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就是认为(被逻辑证明和证明了认识最终还要靠实践的检验)。
19.真理的价值问题是指(真理是否能满足人们需要的问题)。
2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2.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制造使用工具)。
3.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4.社会意识是(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5.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6.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7.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8.在劳动资料方面,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生产工具)。
9.自然科学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这是因为(它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0.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11.生产关系各项内容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12.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13.国家政权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
14.“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的是(社会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15.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16.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
17.划分阶级的主要标志是各种社会集团(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
18.阶级产生的根本前提是(由于生产力发展而出现剩余产品)。
19.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20.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属性)
21.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2.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
23.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条件是(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
2.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价值)
3.决定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中由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决定的因素是(生产条件)
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指(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5.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6.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通货膨胀(不会发生)
7.支付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
8.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9.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10.决定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的因素中对各因素都有影响和渗透作用的因素是(历史和道德因素)
1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商品)
1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13.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的特征是(价值增值过程)
14.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通过(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
15.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不变资本)
16.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资本积累)
17.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是以(单个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18.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劳动力供给超过对劳动力需求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19.资本主义国家政体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制两种)
20.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构是(议院或国会)
21.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议会制)
2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利己主义)
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1.公式W…P…W表示的是产业资本循环的哪个阶段(生产阶段)
2.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购买阶段)
3.从资本周转的角度来考查资本的构成,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是(生产资本)
4.资本周转的时间是指(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5.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指(预付资本各个不同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
6.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是(社会总商品资本)
7.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8.用公司表示的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I(V+M)=ⅡC)
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1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
11.一般情况下,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顺序是(危机—萧条—复苏—高涨)
12.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关系是(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
13.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预付总额资本的比率)
14.生产价格形成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
15.资本主义商业资本执行的是产业资本的(商品资本职能)
16.商业资本家获得的商品利润应相当于(平均利润)
17.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18.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导致(企业利润和利息的分离)
19.资本主义的利息本质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20.利息率与平均率的关系是(利息率的最高界限是平均利润率)
21.在平均利润率既定且借贷供求也较为平衡的情况下,影响利息率的最重要因素是(习惯和法律传统)
22.资本主义社会中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23.因距离市场较近而交纳的地租属于(级差地租)
24.资本主义社会中绝对地租形式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垄断)
25.资本主义绝对地租的源泉来自(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
2.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垄断组织是(混合联合公司)
3.垄断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的融合形成(金融资本)
4.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金融资本)
5.垄断资本家制定垄断价格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6.垄断价格的出现表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7.垄断组织形式虽然多种多样,其本质都是为了(获得垄断利润)
8私人垄断资本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即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通过国家调节经济生活、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和管理(维护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11.资本主义经济中一定程度的计划管理和调节主要是依靠(经济手段)
1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向外输出资本的财力基础是其(存在过剩资本)
13.资本主义国家向外输出资本形式变化的大体顺序是(由商业资本输出为主到借贷资本输出为主再到产业资本输出为主)
14.新殖民主义与老殖民主义在对外经济侵略上最主要的不同做法是(搞“经济援助”)
15.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的后盾和基础是(经济实力)
16.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全球化)
17.战后生产和资本进一步国际化的突出通特点是(产业资本国际化)
18.以下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方面新变化的是(产业工人的大幅度增加)
19.以下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方面新变化的是(工会的产生和发展)
20.以下不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和部分质变的是(资本主义企业内部管理的加强)
21.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
22.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运动的规律决定的)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正式面世的著作是指(《共产党宣言》)
2.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3.提出社会主义革命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的是(列宁)
4.无产阶级革命发生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5.社会主义革命后,首先要经过(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6.苏联基本建成社会主义是在(1936年)
7.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任务是(无产阶级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
8.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
9.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民主的选项中不正确的是(人民群众享有完全的自由)
10.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是(工人运动的发展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1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1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13.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14.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
15.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
第八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是(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2.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3.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根本保证是(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的劳动生产率)
4.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和一面旗帜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5.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
6.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
7.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因素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8.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的物质条件是(社会化大生产)
9.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的社会条件是(现代无产阶级)
10.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的精神条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
11.无产阶级最终实现自身获得解放只有(解放全人类)
1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是指我们今天通常讲的(社会主义社会)
13.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
14.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部分 多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之间的矛盾计划*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2.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5.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6.19实际自然科学三大发现有(*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1.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天地万物皆在心中)。
2.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理念”的影子*“理”是天地万物之跟)。
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的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性)。
4.唯物主义哲学的三种基本形态是(*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5.社会的物质性体现在(*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形成是客观物质过程*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生产方式是客观的*生产力是一种客观物质力量)。
6.正确说明运动的含义的有(*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7.马克思主义哲学说的静止是指(*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事物没有发生位置移动*物质运动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
8.正确说明相对静止的意义的有(*是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区分开不同的事物*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
9.正确说明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有(*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是内在统一不可分离的*时间和空间即是绝对的有事相对的)。
10.属于实践的基本形式的有(*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的实践活动)。
11.正确说明实践的特点的有(*实践具有客观性,是客观的感性物质运动*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是人的意识、有目的活动*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是人的社会性、历史性活动)。、
1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劳动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13.反映事物之间客观联系的有(*深林覆盖面的大小影响气候*人口状况影响社会发展变化*客观条件的好坏影响人们行动的效果*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
14.属于联系的复杂多样性的表现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的不同*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的不同*本质联系和非本质的联系的不同)。
15.正确说明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因的有(*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16.属于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对立的表现的有(*联系观点和孤立的观点*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事物外部矛盾)。
17.对立统一规律是威武辩证法的根本规律,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结识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对立统一规律是贯串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18.属于矛盾同一性表现的有(*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离开内容没有形式,离开形式没有内容*没有贫无所谓富,没有弱无所谓强*因祸得福,转败为胜)。
19属于矛盾斗争性的表现的有(*革命阶级和反动阶级之间的斗争*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民内部的各种意见分歧*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争议)。
20.古语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句话是说,奢侈逐步发展会导致危亡。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有(*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1.割裂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会导致(*庸俗进化论*冒险主义)。
22.割裂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会导致(*形而上学机械定论*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宿命论)。
23.说明内容和形式关系的有(*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形式对内容具有巨大的发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新内容可以利用旧形式)。
24.事物的假象是指(*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以否定方式表现本质的现象)。
25.人类意识产生过程中经历的决定性环节有(*从反应特性到刺激感应性*从刺激感应性到动物心里*从动物心里到人类意识)。
26.从起源上说,意识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从劳动中产生的语言发展的产物)。
27.从一定角度说明意识的本质的有(*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管映像*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28.属于意识能动性的表现的有(*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活动对人的生理活动有一定影响)。
29.人类意识具有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世界*指导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1.能正确说明实践是从认识发展的动力的有(*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经验*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物质手段)。
2.属于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的有(*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认识主体具有社会性*认识主体具有历史性*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
3.属于认识客体的含义或性质的有(*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人生客体具有客观实在性*认识客体具有对象性)。
4.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概括揭示了(*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
5.属于理性认识形式的有(*概念*判断*推理)。
6.属于感性认识的形式的有(*感觉*知觉*表象)。
7.下列各项能正确说明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关系的有(*二者具有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二者具有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二者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
8.割裂感谢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会导致(*经验论的错误*唯理论的错误*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错误*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错误)。
9.下列各项能正确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联系的有(*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
10.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比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更重要,这是因为(*认识的目的在于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可以使认识得到检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可以使认识得到丰富和发展)。
11.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12.下列各项能正确说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的有(*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人的认识是一个由现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
13.在关于真理标准的问题上,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符合圣人之言的就是真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对我有用的认识就是真理)。
14.下列各项能正确说明真理的价值的表现的有(*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真理具有教育的功能*真理具有激励的功能)。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下列各项属于物质生活条件的有(*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
2.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有(*地理环境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地理环境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更替*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
3.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人口生产的社会形式受生产方式性质的制约*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人口生产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4..下列各项正确说明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有(*人口状况的优劣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5.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力量,其表现有(*它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它是形成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6.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的有(*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7.属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表现的有(*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社会意识受意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和制约)。
8.下列各项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的有(*独立的实体性因素*运筹性的综合因素*渗透性因素)。
9.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因为(*它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它决定产品的分配形式*它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10.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生产关系的矛盾的正确方法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1.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的基本内容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
12.马克思以宏观的经济运行形式为基础,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种社会形态,下列各项属于这三种社会形态的有(*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13.下列各项属于阶级产生的基本前提的有(*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产品*社会分工及随之而来的产品交换)。
14.下列属于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的有(*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都在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15.下列各项属于阶级斗争的有(*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进步阶级和反动阶级之间的斗争*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16.下列各项属于社会革命类型的有(*新兴地主阶级推翻没落奴隶阶级的革命*新兴资产阶级推翻没落封建社会阶级的革命*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革命)。
17.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人的本质这一界定说明(*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阶级社会里人的本质不是超阶级的,而是有阶级性的*人的本质不是不变的,认识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相应地发生变化的)
18.下列各项正确说明人与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有(人的出现与社会的长生是一致的*人的活动与社会结构及其发展变化是一致的*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一致的*个人的解放和社会的解放是一致的)
19.历史唯心主义有两个根本缺陷,下列各项属于这两个根本缺陷的有(看不到物质生产是人们思想动机的根源*不承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20.下列各项属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的表现的有(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商品时(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人类劳动的产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的体现)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社会分工*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3.商品二因素是指(价值*使用价值)
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抽象劳动)
5.简单商品经济中包含的各种矛盾有(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6.资本主义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是依靠(延长工作日*增加劳动强度)
7.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二者的共同本质在于都是提高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生产技术变革为条件,绝对剩余价值则不是)
8.绝对剩余价值率的因素有(剩余价值量*可变资本量*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
9.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主要表现在(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竞争的压力*)
10.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国家制度*民主制度*三权分立制度)
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1.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2.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受到生产资本构成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来自(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所占的比重*生产资本中流动资本所占的比重*固定资本各组成部分的周转速度*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下的剩余价值(划分为积累和消费两个部分*用于积累部分划分为追加c和追加v两部分*用于消费部分作为资本家的个人消费)
4.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I(v+m)=IIc*I(c+v+m)=Ic+IIc*II(c+v+m)=I(v+m)+(v+m)
5.决定平均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是(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个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
6.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这是因为(社会平均利润的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相等*生产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相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历史发展的结果*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7.商业资本的作用是(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可以缩短流通时间)
8.商品利润的实质是(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体现了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剥削无产阶级的关系*体现着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9.借贷资本(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它的形成与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循环有关*它的来源主要是产业资本循环中产生的闲置货币资本)
10.影响利息率高低的因素(平均利润率的高低*习惯和法律传统*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
11.级差地租是(与土地的不同等级相连的地租*由于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所形成的*租种优等土地和中等土地都应缴纳的地租*农业雇佣工人做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
12.资本主义农业中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平均利润*级差地租*绝对地租)
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竞争主要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垄断与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
2.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规定的旨在保证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并为否定价值规律*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不能由垄断组织随心所欲制定)
3.垄断利润的源泉主要有(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非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其他国家劳动者创造价值的一部分)
4.垄断时期竞争的特点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化*竞争更加激烈、更具持久性*竞争的范围更加广泛)。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资本主义的国有经济*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结合)。
6.资产阶级国家与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形式主要是通过以下哪些途径产生的(国家购买私人垄断企业的一部分股票*国有企业吸收一部分私人垄断资本的投资*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联合投资兴建企业)。
7.从资本形态来划分,资本输出的形式有(借贷资本输出*生产资本输出)。
8.资本主义国家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主要手段是(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最低准备金率)。
9.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生产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
10.经济全球化从内容上大体可以分为(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资本的全球化)。
11.20世纪后半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社会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有(出现了新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社会财富急剧增加使劳资关系得到了调整*在经济运行方面也有机制上的调整与变化*引起了资本主义的部分质变)。
12.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是(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对社会生产力发展起促进作用*为向更高级社会发展准备了物质和社会条件)。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19世纪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是指(英国的欧文*法国的傅里叶*法国的圣西门)。
2.空想社会主业者(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要求埋葬资本主义*不能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客观必然性*没有找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3.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它(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的运动*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
4.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从理论上说可以有暴力革命和非暴力革命两种*暴力革命是迄今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主要的基本形式)。
5.在整个社会历史时期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是(镇压一切反社会主义敌对势力的反抗与破坏,防止外敌侵略和颠覆*保护广大的合法权益*巩固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的公有制,领导与组织社会主义建设*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社会)。
6.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绝大多数人的民主*人民当家作主*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
7.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采取(人民当家作主享有充分广泛民主权利的国体*民主共和国形式的政体)。
8.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的公有制*商品经济逐渐消亡,对社会生产的计划管理和调节*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逐渐消亡,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
9.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贡献包括(把社会主义建设成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位*在过渡时期不断人为取消商品经济,而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社会主义革命后可以利用资本主义的某些方法建设社会主义)。
10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就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从本国国情出发*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
11.在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与完善中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与步骤,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1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革命中*社会主义建设中*改革开放事业中)。
第八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共产主义社会经济上的特征主要是(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对社会经济的计划管理与调节*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生产力极大提高、物质财富充分涌流)。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统治工具*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自行消亡)。
3.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在社会集体中才能实现*要以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全面发展为支撑*能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
4.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共产主义社会将消亡的三大差别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工农差别*城乡差别)。
5.社会主义社会虽已建立新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但仍存在而且将长期存在(封建主义的思想影响*资本主义的思想影响*小资产阶级习惯势力*传统习惯势力和思想观念)。
6.下列属于同一种社会形态的两个成熟程度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有(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7.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崇高理想与科学理想的统一*体现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目标的追求与符合规律的科学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经过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发展才能最终实现)。


第三部分  简答题·论述题(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注:(多选题和简答题题目互换,随机应变!)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2)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3)工人阶级肩负着资本主义的掘墓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的历史使命。工人阶级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适应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和时代的需求,创立马克思主义的。
2.试述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经验的总结、科学成果的升华,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其自身。在马克思主义产生160多年来的历史过程中,它的创始人和后继者总是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情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从而形成了一部内容丰富并持续向前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2)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马克思主义问世以后,他们又通过总结实践经验、理论研究和与反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论战,不断把自己的理论推向前进。
(3)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条件下,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在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中,继承、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
(4)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它不仅适用于对资本主义制度和一切旧事物的批判,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自我反省、自我审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它公然申明自己的阶级性,申明自己是为工人阶级服务的。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为它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不带任何偏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在任何一个领域都不是浅尝辄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也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4.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2) 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3)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5.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的产物,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的半个多世纪中,世界历史发生了许多引人瞩目的重大变化,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向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并提供了不少回答这些问题的实践经验。当今,马克思主义既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又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
(2)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现实社会主义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经济全球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世界新技术革命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等等。马克思主义已经在回答这些课题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发展,今后它还将在实践中不断获得发展。
(3)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已有基础,必须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前后相继、一脉相承,而不是离开这个基础和血脉另立门户、另起炉灶、另搞一套。
(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是十分严肃、十分艰巨的工作,要有毅力,要勇于探索,要持之以恒,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作出理论创新,不是信手拈来、轻而易举的,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简单化、庸俗化。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世界能不能被认识的问题。(4分) (2)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如何正确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2分)
2.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它们的基本形态。
⑴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观点。⑵唯物主义认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行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又分为主观唯心和客观唯心主义。
3.简述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含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观点。
⑴一元论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物有一个共同本质或本原。一元论有两种;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前者认为世界的本质或本原是意识:后者认为世界的本质或本原是物质。⑵二原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物有物质和精神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⑶辩证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其基本特点是:第一,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第二,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第三,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克服了心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
4.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①列宁的物质定义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②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一,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第二,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5.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1)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静止或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它有以下两种情形:第一,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移动;第二,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2)运动和静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第二,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形而上学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相对主义诡辩论只承认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二者的共同错误是把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割裂。
6.简述实践的含义及其基本特点和基本形式。
(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2)实践的基本特点:第一,客观性。实践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第二,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第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3)实践的基本形式:第一,物质生产实践。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第三,科学实验。
7.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⑴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⑵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⑶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以及其他各种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8.简述联系的含义及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⑴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联系具有以下特征: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⑵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客观事物固有的本性,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它不以人的意志和主观认识而转移。⑶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都是相互联系着的各个要素、部分组成的复杂的系统。系统就是由事物内部相互联系着的各个要素、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现象。⑷联系的复杂多样性。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②认识事物联系的复杂多样性,对于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尽可能的从各个方面把握事物的各种联系。其次,必须抓住事物中本质的、必然的联系,避免对不同的联系不分主次、甚至本末倒置的倾向。
9.为什么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①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
②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孕育成熟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东西,又吸收、继承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且添加了一些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③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中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10.简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对立和根本分歧。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发展观。它们的对立主要表现在:①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普遍联系的;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②唯物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在本质上是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否认事物的质变和飞跃。③唯物辩证法用全面的观点看世界,既看到事物的正面也看到事物的反面,既看到事物的过去也看到事物的现在;形而上学则用片面的观点看事物,只看事物的一面而否认另一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④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把事物变化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力量的推动。
11.简述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1)内因是事物内部的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
(2)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12.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和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因一定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和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对立和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结的关系。①二者的区别表现在: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二者的联系是:同一性是包含着斗争性的同一性,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③矛盾是既对立又统一,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斗争性。失去其中任何一种属性就不成其为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观察和解决问题,必须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13.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1)普遍性: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①相互区别: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即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它的存在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即相对的;共性比个性深刻,个性比共性丰富 ②相互联系: 个性体现共性,都同共性相联系而存在。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一般只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③在一定条件下(场合的不同)互相转化。⑶在理论上坚持辩证法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反对割裂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形而上学观点 ;在认识上坚持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认识程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一原理的具体运用。
14.简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1)含义。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在事物内部处于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2)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①两者相互对立。矛盾的主次方面在地位、作用都是有差别。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②两者又相互依赖。第一,两者相互依存。矛盾的主要方面起决定作用,但是不能离开矛盾的次要方面单独存在。 第二,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主次方面可以相互转化。如果矛盾的主次分面发生了转化,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3)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把握事物本质时,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同时又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15.简述肯定和否定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关系: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 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16.简述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⑴在社会领域,虽然人们的自觉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但人们的自觉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冲突,形成不以他们的主观意识为转移到客观过程。⑵支配人们的自觉活动的思想动机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⑶人们的自觉活动受着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7.简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二者关系问题上的错误。
 (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3分) (2)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缺乏实践的观点,把意识仅仅看成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忽视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18.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联系,事物发展的动力就在于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3)矛盾分析法是认识的根本方法。(4)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19.度的含义及掌握事物的度的意义。
(1) 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范围、幅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事物的量在度的范围内发生变化,事物的质保持不变,量变突破关节点,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2)掌握事物的度具有重要意义。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注意决定质的数量界限,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当需要保持事物的相对稳定时,要设法使其量变不超过度的范围。
20.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①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正确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改造世界。如果违背客观规律,盲目蛮干,必然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第二,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复实践,深入研究,才能把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规律揭示出来。利用客观规律是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更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地按客观规律办事;既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又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21.试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原理: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虽然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但次要矛盾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可能就会突显出来,成为主要矛盾;若主要矛盾没有解决,但由于出现新的条件,也会发生主次矛盾的相互转化.现实意义:了解主次矛盾相互关系的道理,是我们能够看清问题,懂得办事情既要抓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并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这样可以使我们明确主攻方向,把握中心和关键,防止不分主次:同时又要围绕这些任务展开其他各方面的工作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学会"弹钢琴",防止“单打一”。
22.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①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第三,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一方面,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结束在旧质基础上的量变,为在新质基础上的量变开拓道路;另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②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阶段地踏实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既要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也要反对保守落后、裹足不前。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23.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及其显示意义。
(1)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2) 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犯“一点论”的错误。(3) 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抓住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主次不分,不抓重点,平均使用力量,就会导致“均衡论”。(4)两点论和重点论是互相包含、内在统一的。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就是看问题、办事情要全面,又要善于抓重点。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坚持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形势要分清主流和次流,既要抓住主流,坚定信心,又不忽视支流,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都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具体表现。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1.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根本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来源
2.简述认识主体的含义及其性质和特点。
(1)涵义: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着,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2)性质及其特点:①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人是自然界长期分化的常务,具有自然属性。②认识主体具有社会历史性。③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
3.简述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含义两者之间的辩证能动关系。
⑴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个人或社会集团。认识客体是指认识主体在认识活动中所指向的对象。⑵①主体与客体之间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即认识关系。 ②主体与客体之间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实践关系是认识关系的基础,主体是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认识客体的。 ③主体与客体之间还存在着价值关系,即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和客体对主体的需要的满足。④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有能动作用,客体对主体有制约作用。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③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其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其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5.简述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⑴唯物论的反映论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论的认识论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这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⑵唯物主义从存在第一性,思想第二性的基本原则出发,认为人实施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认为人的认识归根结底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⑶唯心主义从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基本原则出发。总之,都认为人的认识与外部世界没有关系。
6.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的条件。
(1)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借助于思维才能实现。(2)感性材料应该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这就要求人们在实践中把调查和研究结合起来。
7.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历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受认识主体的限制和认识对象暴露程度的限制。首先,从客体上看,事物是复杂的,它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还要受历史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实践水平和手段等因素的制约;其次,认识主体要受自身的局限性,受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经验以至身体素质等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对客观事物特别是比较复杂的事物的认识,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不断修正、补充、深化,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由于世界及其联系和发展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无限的,人的实践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也必然是无限发展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8.简要说明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1)认识的有限性是指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认识的无限性是指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2)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是辩证统一的。整个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存在于每个时代的人的认识的有限性中,并通过无数有限性的认识而得以实现。(3)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
9.真理与谬误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1)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主体正确的反映了客体,一种是主体歪曲的反映了客体。(2)真理与谬误的对立表现在两者的相互排斥,相互否定上。(3)真理与谬误的统一表现在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10.简述真理的绝对性的含义。
(1)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世界项符合,相一致的认识,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和承认真理的绝对性是一致的。(2)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而人的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想着这个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11.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只有它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来确定认识是否与认识对象相一致、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2)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人们通过实践把思想、理论在现实中实现出来,并把这种实现出来的东西同原来的思想、理论相对照,从而判明其是否正确。一般来说,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
12.简要说明逻辑证明与实践检验的关系。
(1)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否认逻辑证明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在付诸实践之前,现经过逻辑证明对之进行筛选,对被证伪的认识,假设,理论就不用付诸实践,这样可以减少损失。(2)承认逻辑证明的作用,并不是说逻辑证明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不能用逻辑证明代替实践标准。这是因为逻辑证明不具有最终性。
13.简述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1)真理与价值是相对立的统一。(2)真理与价值的对立是指二者的区别。真理是讲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要求认识要与对象相一致,相符合。价值是指外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3)真理与价值又是统一的,不可分的。①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成功的改造世界,以实践成果满足人的需要,这就是真理的价值。②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必定是在真理的指导下实现需要的满足。(4)真理的价值具体表现在他的功能上。①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②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③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作用。
14.试述认识的本质及掌握认识的本质的理论意义。
(1)认识的真正本质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对认识的本质的科学概括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2) 这一概论揭示了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3)这一概论揭示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4)这一概论揭示了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
15.说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①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第二,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反对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第三,“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认识论的精髓。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能保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性和科学性。第四,党的思想路线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样,都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张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6.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统一的原理及其理论意义。
(1) 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绝对的,又是不确定的、相对的,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2)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是指:第一,认识是否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第二,人的实践和人的认识都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实践能够对人类的一切认识做出检验。(3) 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是指:第一,任何实践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的实践,都是有局限性的,它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第二,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反复性。(4)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不可分的,任何夸大一方面而否认另一方面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可以防止把人的知识变成绝对不变的教条;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可以使人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斗争。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第二,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第三,社会意识受反映者(意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和制约,而意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由人们在社会存在中的地位决定的。②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先进的或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第二,落后的或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2.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其表现。
⑴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⑵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有: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不同步,可能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也可能超前于社会存在的变化。②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与社会存在的发展水平不平衡,经济发展的水平比较低的社会阶段,社会意识可能达到较高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社会阶段,社会意识可能处于较低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思想意识水平可能低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思想意识水平可能高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每一种思想形式在发展过程中,都要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④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它们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阻碍作用。
3.简要说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对范畴概括了人类社会全部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这二者的相互关系问题,是任何一种社会历史理论都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各种社会历史理论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这个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二)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两种历史观的根本标准。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属于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历史观的斗争,归根到底是围绕着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展开的。(三)两种历史观在其他问题(如关于阶级的起源问题,关于个人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等等)上的分歧与对立,也是由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的。(四)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需要经常解决的重大问题。
4.简述生产关系的内容及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
(1)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它包括三项内容:第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第三,产品的分配方式。(2)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这是因为:第一它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第二,它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三,它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第四,它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5.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⑵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生产力性质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⑶二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是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推动生产发展和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⑷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三项内容构成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6.简述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的关系。
(1)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是对立统一的。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2)两者的区别是:政治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制度、军队、警察、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组织,又称实体性上层建筑;观念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思想、哲学、宗教、艺术、道德等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又称思想上层建筑。(3)两者的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思想体系指导下建立的,是统治阶级有意识行动的产物,它随观念上层建筑的变化而变化。第二,政治上层建筑一经形成,又成为一种强大的现实力量,反过来影响观念上层建筑。
7.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2)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经济基本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及其性质;第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改变。3)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起推动作用;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起推动作用;当上层建筑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起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
8.简要说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中,贯穿于每个社会形态的始终,制约和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面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进。(2)这两对矛盾不是互相孤立、互相平行的,而是相互制约、有主次之分的。
9.简述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
(1)阶级斗争学说不是马克思最先提出来的。在马克思注意产生以前,某些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已经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某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曾经对社会各阶级做过经济上的分析。但是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他们都不能揭示阶级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结识了阶级的本质。(2)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有如下几点:第一,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第二,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第三,无产阶级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10.简述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特点。
(1)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主动地、自觉的,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改革是被动的、自发的,统治阶级往往是在被统治阶级强烈反抗的条件下,不得已而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某些调整的。(2)社会主义的改革,是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出发而进行的,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有广阔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改革,从根本上说是从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的,因而不能广泛地唤起民众,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3)社会主义的改革,可以在社会好主义制度本身的范围内,使各种矛盾不断地得到解决;剥削阶级的改革,只能暂时缓和一下社会的矛盾,但不能在旧社会制度本身的范围内最后解决它的固有矛盾。
11.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一种新社会制度初期的社会改革,在改善新社会的社会体制的过程中,还包含着消灭旧制度残余的任务。在一种社会制度的中后期所进行的改革,虽然为的是使这种社会制度持续存在,但由于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作了某些局部调整,因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②社会改革可以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这是指在一定社会制度的后期所进行的改革,虽然以维护旧社会制度为主旨,但又往往包含着承认甚至促进新社会制度萌芽成分的内容。③社会改革具有在一定程度上破除旧思想、旧观念、旧风俗、旧习惯,树立新思想、新观念、新风俗、新习惯的作用。
12.人与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人的出现与社会的产生是一致的。(2)人的活动与社会结构及其发展变化是一致的。(3)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一致的,这种一致的基础是实践。(4)个人的解放与社会的解放是一致的。
13.简述人民群众概念及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用的表现。
 (1)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她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4. 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
⑴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第一,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第三,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第四,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⑵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和应用。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也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
15.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把科学应用于生产过程,引起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变革,以及劳动者劳动技能的提高、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提高、,即渗透到生产力系统的其他要素中去时,便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2)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其表现是:科学不仅作为生产和技术的结果,跟在生产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后面总结、概括实践经验,而且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准备各种前提条件,引导技术和生产的发展。(3)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的重大杠杆。首先,由科学技术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其次,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再次,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 
16.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和选择性的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历史决定论,社会历史发展的选择性是指主体选择的作用。承认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是一致的。
(2) 下面从三个方面说明社会形态发展的决定性和选择性的一致性及其现实意义。第一,在历史决定论看来,在现实生活中规律是非直接的,只是作为一种趋势、一种平均数而存在。第二,在历史决定论看来,社会规律给人们的生活提供的并不是一种唯一的现实可能性,而往往是提供一个由多种现实可能性组成的可能性空间,何种可能性成为现实,取决于人的自觉活动和选择。第三,每一种可能性又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即各种具体的模式和途径。人们对具体模式和途径的选择,可以表现出巨大的能动性。
17.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
(1)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是指各国历史发展过程所具有的共同性、普遍性。这种统一性表现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社会形态发展的纵向统一性,是指各个国家和名族的历史,按其自然历史过程,一般都应从低级到高级;社会形态发展的横向统一性,是指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具有大致相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大致相同的生产关系体系,大致相同的上层建筑。(2)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是指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上都有自己民族的特设,各国的历史可以说是千差万别的。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第二,各个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第三,人类社会在由较低的社会形态向较高的社会形态转变时,不同国家和名族所采取的过渡形式各有特点;第四,有些国家和民族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在社会形态转变过程中,可能超越某一个或某几个社会形态。
18. 正确分析和评价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①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深入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坚持历史主义原则。任何一个杰出人物的出现,都是时代的需要,他们的作用必然受历史条件和时代特点的制约。②在阶级社会里,杰出人物,特别是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军事家,总是一定阶级的代表,他们的历史作用同他们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历史作用是分不开的。因此,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对他们作阶级分析。③杰出人物的出现及其历史作用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因此必须用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统一的观点分析杰出人物及其历史作用。④任何杰出人物都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也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因此,对他们的历史作用要作全面的分析与评价,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货币的职能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2.什么是商品经济?它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⑴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社会分工。它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基础。第二是所有权不同。它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⑵①商品经济是在一定条件下才产生,发展和存在的。②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第一个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第二个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3.什么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2)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这两个条件的存在,客观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必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双重属性。(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之所以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这一矛盾决定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4.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1) 价值规律自身的作用,就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客观必然性的实现。这种必然性越是得到贯穿和实现,越是表明价值规律在有效地发挥作用,也就意味着商品经济得到正常顺利的发展。(2) 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以下三个方面作用: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发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2.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1)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过程是价值增值过程的手段。(2) 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的特点:一是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二是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3)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于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上,从而劳动力所创造的全部价值,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价值增值过程就实现了,这就是资本价值增值的秘密。所以,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6.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以及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⑴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包括以下三部分价值: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二是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三是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⑵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特点。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消费或使用就是劳动。而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则形成价值。因此,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从而能为它的购买者带来剩余价值。
7.怎样认识资本的本质?简述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1)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面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2)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两种形式存在:生产资料形式和劳动形式。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3)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第二,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8..什么是剩余价值率。
(1) 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产生的,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2) 用m表示剩余价值率,则m’=m/v。雇佣工人的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剩余价值率因而也可以用另一种形式表示,即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3)用M代表剩余价值量,则M=m/vxv=m’xv。可见,资本家要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可以通过两条途径,一是提高剩余价值率,即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二是增加可变资本总量,以雇佣更多工人,扩大剥削范围。
6.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1)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2) 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3) 在工作日既定的条件下,改变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可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9..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1) 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就是通过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支配,不断提高对雇佣劳动力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2) 剩余价值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
10..怎样认识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实质和后果。
(1)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2) 资本积累的后果:一是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二是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三是引起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3)资本主义的进步的历史作用,可以用两个简短的论点来概括: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的社会化。(4) 资本积累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化,最终必将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这就是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11..什么是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是资本主义国家权力机构体系进行组织和活动的一种制度,特别是在实行民主共和制的国家中,三权分立是其政治机构组织形式的显著特征。三权分立是将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权力分立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部分权利,三者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构行使,一般来说,议会掌握立法权,政府掌握行政权,法院掌握司法权。
12.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1)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利己主义(3)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13.简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利己主义。利己主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必然产物,是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阶级所共有的观念。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最高和最后形态,因而利己主义也发展到了高峰,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2)资本主义利己主义的主要特征就是为一己私利获取金钱。这种以获取金钱为特征的利己主义,成为了资产阶级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14.如何认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1)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以及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与发展的上升时期,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2)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毕竟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是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服务的,因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从而充分暴露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局限性。
15.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是怎样的。
(1)资产阶级主张利己主义的人生观。(2)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决定他们是从维护资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利益出发,以极端利己的观点来判断人及其实践活动的价值。资产阶级价值观的重要特征是以金钱作为判断价值的标准,以获取金钱作为人及其实践活动的价值的体现,把是否能获取金钱或获取金钱的多少看作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真实尺度。(3) 资产阶级的道德观是为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和经济利益服务的。它以尊重和增进个人利益作为人.
16.试述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就是资产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和方法及各种相关制度的总和。它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2)资本主义的国家是掌握基本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有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掌握基本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占据统治地位,而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处于受剥削和被统治的地位,这种基本的阶级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体是资产阶级专政,即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专政。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凭借其所掌握的国家机器,包括政府、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实行暴力统治。无论哪个资本主义国家,其国体都是相同的,都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机构的构成形式。政体是与国体相适应的,它为国体服务,体现资产阶级专政的要求。但是,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状况、阶级力量对比、历史文化传统、国家制度沿革、民族地区特色等许多因素的差异,因而其政权机构的构成形式不尽相同,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形式。(3)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其根本经济利益,必然要建立与其经济制度相适应、并为其服务的政治制度,实现资产阶级对整个社会的阶级统治和治理。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为其经济基础服务,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服务的。
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1. 简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两个因素:一是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时间越短,速度越快,时间越长,速度越慢;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生产资本的不同构成部分,依据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个部分。生产资本的构成对产业资本家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周转速度具有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生产资本中固有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二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
2.产业资本是如何实现资本循环和价值增殖的。
(1)产业资本在其现实循环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与u这三个阶段相适应,产业资本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2)产业资本的现实循环,包括了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它是这三种循环形式的有机统一。(3)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通过对资本循环运动的考察,揭示出资本是一种运动。剩余价值只有在资本的连续循环运动过程中才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3.如何计算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答:具体的计算方法是,将一年中固定资本的周转额加上流动资本的周转额除以预付资本额,即可得出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4.简述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
(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使社会总产品中两大部类的产品都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相互交换而得到实现,因而两大部类相互交换的产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也就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即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之和必须同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相等,这就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即I(v+m)=IIc.(2)这个基本实现条件表明,第一部类提供给第二部分的生产资料同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第二部类提供给第一部类的消费资料同第一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也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两大部类之间只有保持了这个基本比例关系,才具备了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
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是商品生产过剩,但并非与劳动者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生产绝对过剩,而是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即与劳动者的货币购买力相比的相对过剩。②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当这个矛盾达到十分尖锐化的程度时,就会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种表现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另一种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6.简述商业利润的形成与来源。
⑴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投资于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利润。⑵来源:从表面上看商业利润是商品销售价格高于商品购买价格的差额,但是商业利润真正来源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7.简述平均利润的形成。
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结果导致平均利润的形成。这是因为,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资本向利润高的部门转移,必然导致各部门利润率的变化。当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发生了因资本转移而形成的由低到高和由高到低变化的情况下,资本家为了追逐较高利润率,其资本又会向新的更有利可图的方向转移。资本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转移,一致要继续到通过不同生产部门价格变动的自发调整,使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大体趋于平衡,即形成平均利润时,资本的转移才会趋于停止。
8.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变化。
生产价格形成后,商品交换是以生产价格为基础,市场价格的变动不再以价值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正因为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生产价格的形成与变化都是由价值所决定,所以,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为中心,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只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并没有违背和否定价值规律。
9.简述商业资本的作用。
⑴商品资本对于产业资本的发展和产业利润的增加起着重要的作用。1、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2、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3、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4、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缩短流通时间。⑵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商业资本要能够起到有利作用是有条件的,关键在于,在社会总资本中,商业资本所占的比例,不超过社会必要的限度。
10.借贷资本的形成与本质。
⑴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包括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运动中分离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职能资本家手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成为借贷资本的主要来源。在资本主义再生产循环过程中,有的资本家需要补充货币资本,从而需要借入一定数量的货币资本,这就产生了借贷关系。因而,从职能资本的运动过程中暂时游离出来的货币资本,为获取信息而借贷出去时,就转化为借贷资本。⑵ 借贷资本的本质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11.利息率及其决定因素。
(1)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与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即:利息率=一定时期的利息量/借贷资本总量。利息的数量则由借贷资本总额和利息率两个因素所决定,即:利息量=借贷资本总额x利息率。(2)利息率变动的高低界限是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即低于平均利润率高于零。一定使其利息率的高低,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平均利润率本身的高低,因为在其他条件既定时,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在相同方向上发生变化;二是由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与企业利润的比例所决定。这个比例主要取决于金融市场上的借贷资本供给与需求双方的竞争,借贷资本供不应求,利息率就上升;反之,借贷资本供过于求,利息率就下降。(3) 在一定的平均利率水平和借贷资本的供求平衡时,利息率究竟多高,实际上是由一个国家的习惯和法律传统所决定的。此外,利息率还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如预期价格变动率、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借贷资本风险的大小、借贷实践的长短等。
12.简述资本主义银行及其职能。
(1)在资本主义社会,货币资本的借贷主要是通过银行进行的。资本主义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的企业。银行有两个主要职能:一是吸收存款,即把社会上大量闲置的货币资本集中到银行;二是发放贷款,即把货币资本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所以,银行是充当货币资本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即贷款人和借贷人的信用中介,同时,银行还充当资本家相互之间的支付中介。(2) 银行资本家向职能资本家提供贷款而形成的借贷关系,就是银行信用。银行的信用业务有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负债业务是以吸收存款方式借人资金,资产业务是通过发放贷款出资金。
13.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1) 股份公司是以发行股票的方式集中分散的货币资本而合资经营的企业。股份公司有多种形式,其典型和一般的形式是股份有限公司,它是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所设立的企业法人组织,企业以其经营的法人财产为限,股东以其投资额为限,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2)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股份公司应运而生。首先,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得生产规模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兴办大型企业需要巨额资本,仅仅依靠单个资本自身积累是难以办到的,因而要求通过发行股票集资的方式,把单个资本及社会上的闲散资本联合起来组成股份公司,从而在短期内集中大量资本,建立大型企业。其次,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促进了股份公司的生产和发展。
14.什么是绝对地租?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1)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租种任何土地,包括租种劣等地都必须缴纳地租,即绝对地租。(2)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或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3)形成绝对地租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4)绝对地租的源泉是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即超额剩余价值,绝对地租就是这部分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15.试述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的影响。在一年之内,可变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反之,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少。如以M表示年剩余价值量,m’表示剩余价值率,v表示可变资本数量,n表示可变资本周转次数,则年剩余价值量的计算公式可表示为:M=m’ •v•n.  (2)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年剩余价值率(以M’表示)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数量的比率,它表示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之中的增值程度,用公式表示为:年剩余价值率=1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1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量,即M’=(m’ •v•n)/v=m’ •n  (3)  预付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也就越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因而产业资本家从剥削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的目的出发,总是在生产经营竭力加速其资本的周转速度。
16.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1)土地有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生产条件的差别,同量资本投入面积相同但生产条件不同的土地,其劳动生产率和价值收入便不相同。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就是土地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生产条件的差别。
(2)形成级差地租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是指在土地有限,特别是优等和中等地有限的条件下,土地作为经营对象被农业资本家使用后所形成的对土地的经营性垄断。首先,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能获得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因为优等地、中等地的范围不可能随意扩大,已经耕种了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就形成了对优等地和中等地的经营垄断,其他农业资本家不可能再自由投入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但是,当只耕种优等地和中等地所获得的农产品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时,劣等地也需投入生产。而耕种劣等地也要能得到平均利润,农业资本家才会去经营劣等地。所以,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必然要由劣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所决定。这样,由于优等地和中等地的产量较高,其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获得的超额利润便形成级差地租。其次,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资本主义农业中可以长期稳定地获得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有限的优等地和中等地被某些农业资本家耕种后,形成了对这些有限土地的经营垄断,其他资本家无法再制造出优等地和中等地去经营。所以,经营优等和中等地所获得的超额利润,可以长期地和稳定地存在,成为一种固定的收入,因而这个超额利润便能稳定地形成级差地租。
(3)土地是一种自然资源,不能创造出任何价值和剩余价值,因而级差地租不是来源于土地本身。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是耕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这些农业雇佣工人的劳动是一种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劳动,它是作为加强的劳动起作用的,能够在一定的劳动时间内创造出较多的价值,从而可以创造出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
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 垄断的形成及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1)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产生的。自由竞争必然会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2)垄断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实现的。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20世纪后半叶,垄断组织的形式又有较大发展,主要特征是混合联合企业的兴起。
2.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列宁把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概括为五点:1、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3、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4、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5、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3.什么是金融资本?金融寡头怎样实现其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
⑴金融资本是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的一种新的资本形式,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实际上的统治者。⑵①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参与制是通过控制一定数量的股票从而层层控制许多企业的经济上的统治方式。②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金融寡头还可以通过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等方式来对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通过掌握舆论工具、新闻媒介来对社会生活施加影响,从而实现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统治。
4.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1)垄断产生后竞争依然存在。(2)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不但存在着竞争,而且竞争的主体、形式、内容和激烈程度,都较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有新的发展。(3) 垄断阶段同自由竞争阶段竞争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竞争的目的不同;2、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3、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4、竞争的范围不同。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
(1) 仅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2) 在一些打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上,私人垄断资本无能为力或不愿进行投资建设。(3) 在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也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的领域。(4) 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仅靠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5)社会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出面进行某些宏观经济调控。(6)在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方面,国家爱的再分配功能也越来越重要。
6.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
(1)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管理与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任务。同时,从市场经济运行条件的角度来看,一些私有制市场经济主体所不愿或不能承担的社会经济任务,也必须由国家来完成。(2) 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主要目标,包括保持经济的稳定和一定程度的增长,保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实现充分就业,保持国际国内收支的大体平衡等。(3)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一个是国家对国名经济的直接调控、控制和介入,另一个是国家对国名经济的间接调节与控制,主要是运用经济手段,通过经济政策的制定、经济杠杆的运用,还可以通过计划的指导,间接地引导私人资本按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4)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在个别时候、特定情况下,还可能出台某种行政手段对国名经济进行直接的干预。
7.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资本主义最初的发展时期,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代替封建社会经济形态,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有其历史必然性。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初期,其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垄断资本主义则进入了资本主义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的后期,虽然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都曾对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但是,这时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日益暴露出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面。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这种调整对缓和其内在矛盾与促进生产力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它终究不能解决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8.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它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与完善,都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进行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说明它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已经发生了某些阶段性的部分质变。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将会继续这种非爆发式质变过程。其内部自我否定的因素将不断积累,新社会因素也会逐步增多。作出这样的判断,并不是说资本主义的本质已经改变,它很快就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目前,它的根本性质尚未改变。同时,非爆发式质变形式往往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要完成这一转变,也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9.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及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生产的高低社会化,要求突破和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本质要求。事实上,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特别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出现了许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扬弃”的现象。股份公司的出现和股份资本的发展,使资本的形式由单个私人资本变为股份公司的联合资本。这种联合资本已带有社会资本的性质,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其自身范围内的局部调整,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自我扬弃”由于它突破了单个私人资本的局限性,缓解了生产社会化发展日益受到的单个私人资本的限制和束缚,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工业和科技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深化,它促成了垄断的产生和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它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社会化达到了更高程度,为转向社会主义提供了更充分当的条件。
10.试述垄断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
(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的统治在其国内不断发展,并积极向外扩张势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规模更大,形式更加多样,建立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政治体系。(2)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重要一手是资本输出,即把他们手中掌握和控制的大量资本输往国外,利用这些资本作武器,控制资本输入国的经济命脉、剥削、压迫这些的国家劳动人民,掠夺这些国家的自然资源和物质财富,最终为金融资本控制这些国家、形成金融资本的国际统治服务。(3)当资本主义的发展越出国界,在世界上扩展其势力范围时,需要建立起相应的国际垄断组织,来保证其垄断统治和垄断利益。早期的国际垄断组织,主要是国际卡特尔,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形式则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同盟为主。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形成国家垄断局面。(4) 为了维持资本主义在世界上的政治,获取高额海外利益,除了在经济领域瓜分势力范围之外,帝国主义国家还采取政治、军事手段从领土上瓜分世界,把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附属国。
11.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的新变化。(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1) 生产力方面,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这有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特别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作用的原因。尤其在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中,科学技术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每当科学技术有重大突破,都会促使生产力加速发展。(2)生产关系方面。在所有制关系上,资本主义国家在其自身范围内进行不断的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对生产关系调整和经济运行调控上,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进行了社会改良,二是对经济实行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三是加强了对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扶持。这样,在不改变财富分配比例甚至提高资本家所占比例的前提下,可以增加劳动者收入的绝对量,缓和社会矛盾。(3)上层建筑方面,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生产社会化、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社会化、股份分散化的现实,必然要求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国家法制在有利与资产阶级的范围内健全,充实与完善,从而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和发展服务。
12.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取代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了它的历史过渡性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决定的。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一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社会化的全面发展,推动了资本关系的日益社会化,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日益完备的社会经济基础。(2)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往往要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是这样,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更是这样。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虽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准备了完备的物质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将自行灭亡。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不仅是一逐步的渐进的长期过程,二是它会触及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必然会遭到阻挠和反抗,因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曲折的、长期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是一种自我调节能力较强的社会生产方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关系还有可能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调整,从而在较长时期内能够容纳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若没有特殊的矛盾集结和革命形势,则要经过资本主义发展的较长历程,逐步为社会主义准备物质基础。因此,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将是一个从个别国家逐步向更多国家扩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尤其是在经济较为落后,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会更加艰巨和复杂,这一切都决定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 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1)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2)无产阶级革命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3)  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4) 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
2.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
①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工人运动的实践中,在总结、吸收前人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②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但因为他们没有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不能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和客观必然性。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找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他们憧憬社会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则正好相反,它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3.简述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1)1917年,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俄国胜利,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社会主义的苏联把一个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资本主义旧俄国变成为世界上位居前列的经济政治军事强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事业从一国向多国发展壮大。(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诸国的共产党、工人党在苏联的支持下建立起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也有些国家主要靠自己的力量反抗纳粹、获得解放,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总之,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出现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等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它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程度也不相同,但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都是以苏联为榜样,采取了大体相同的经济政治体制。(3)中国则是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获得全国政权的独特的社会主义成功之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于1949年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⑷朝鲜、越南和蒙古等与我国的情况有同有异,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另外,在地球的另一端,处于中美洲的古巴,也是在战后民族独立风起云涌的时代,在古巴共产党及其领袖卡斯特罗的领导下,独立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4.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发展的历史贡献与经验教训。
历史贡献:(1)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社会制度出现在世界上,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演进。(2)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改变了世界格局,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世界上的扩张。(3)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时代潮流。(4)社会主义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经验教训: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教训是: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共产党的有效领导,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制度巨变、国家解体和历史悲剧。
5.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人们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第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这是由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决定的。第四,社会主义事业要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的领导,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6.社会主义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1) 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由此决定,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2) 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况各不相同,这是各国的发展道路不同的另一个原因。(3)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因此而更具多样性。(4) 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进和发展的,人们在寻找适合本国的社会主义之路。这种探索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如果偏离了这一原理,就会导致失败:如果不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脱离本国的实际,同样也会付出沉重代价。
7.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1)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国家问题上一个最卓越的思想就是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产阶级社会。(2)无产阶级要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夺取政权,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建立起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即由无产阶级对整个社会实行国家领导。(3)无产阶级专政,也即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紧密结合自爱一起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不但是镇压各种敌对势力的强有力的国家机器,更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自己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4) 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是改造社会、发展生产、消灭剥削、消灭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8.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型的民主。
(1)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2) 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3)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4)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9.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1)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的公有制;根据社会的需要对社会生产的计划管理和调节;劳动者生产的社会总产品经过一定扣除后,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商品经济消亡,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消失;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2)列宁根据十月革命后一段时期的实践,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和概括:在所有制上全民所有制经济与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并存;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渡时期,还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及其民主制度等。
10.试论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1) 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必然面临着国际和国内的种种挑战,在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2) 在这些国家里大力发展生产力,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3)在这些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4) 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环境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次序中曲折前进的,面临着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5) 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和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和作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11.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1)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1、思想领导方面。社会主义改革要有正确思想的指导,要在正确思想路线的指引下进行广泛的思想动员,要用科学可会注意的理论武装群众,这些任务都要由马克思主义政党来承担。2、政治领导方面。当革命的形势到来时,必须审时度势,提出符合实际要求的斗争目的,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和行动步骤。在革命形势发展迅速、变化错综复杂的情况下要能正确地判断形势,为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指出明确的方向。3、组织领导方面。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身就是一个组织严密、有纪律、能战斗的新型政党。在革命中通过党组织把广大工人阶级和革命群众动员和组织起来,形成一支庞大的革命队伍,才能同资产阶级的统治进行有效的抗争。(2)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1、思想领导方面。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需要不断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善于总结经验,探索创新,为社会主义事业指明方向。2、政治领导方面。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在对社会各项事业进行政治领导的实践中,党要起到政治领导核心的作用,保证社会主义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3、组织领导方面。社会主义建设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要在执政党的领导下,有组织、有系统、有管理、有序地进行。党领导人民,通过各种组织形式,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以实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组织领导。
12.如何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是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时期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因此要在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同时不断改进完善党的领导。(2)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社会主义民主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因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执政党在社会主义国家中领导人民实现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放弃党的领导,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和根本利益就无法保障,社会主义民主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核心地位。(3)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人们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探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善于学习和总结经验,在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中不断前进。对党的领导同样如此,要在实践中探索党在新形势下实现其思想、政治、组织领导的新形式、新方法。(4)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加强党的先进性,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必须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践和社会发展规律;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加强自身建设,保证党始终引领时代进步的作用;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第八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从马克思、恩格斯等革命导师的论述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合理、最进步、最美好的社会制度。这主要表现在: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2.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物质基础。
(1)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社会形态,它的物质基础是远远高于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2)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等发展和人们的科技水平极大提高而实现的,从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这是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根本保证。(3)共产主义社会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了财富的极大丰富,这就为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提供了可靠的物资基础,无论是人们的物质生活,或是人们的精神生活,都能得到充分的满足。
3.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特点。
 (1)共产主义社会高度社会化的生产,要求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2)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生产资料变为公共财产,全部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全体社会成员成为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真正体现出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完全平等关系,从而彻底铲除以往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阶级不平等的经济根源,同时也不再存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多种公有制形式,公有制经济单位之间的利益差别也随之消除。共产主义社会中由全体社会成员组成的联合体,共同占有并共同使用生产资料,生产的成果也归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所有,为满足他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全面发展服务。
4.简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1)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在共产主义社会公有制的基础上,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的原则。(2)“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面旗帜。
5.简述阶级消亡和国家灭亡的条件。
(1)消灭阶级,首先是指消灭剥削和被剥削阶级的差别和对立,同时也包括工人和农民作为阶级的差别.彻底消灭阶级,只能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彻底消灭了私有制,从而铲除了阶级对立存在的深刻经济根源,依靠生产资料私有制所形成的剥削阶级将归于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阶级矛盾也将不复存在.
(2)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统治工具,在共产主义社会里,随着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彻底消灭,全体社会成员都将融合成为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劳动者,因而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社会强制力量的国家机关也将随之退出历史舞台自行消亡,只有在阶级被彻底消灭的条件下,国家才能随着阶级的消失而失去存在的必要,从而自然而然的自行消亡,在共产主义社会,阶级的灭亡和国家的消亡,意味着实现了世界的和谐.
6.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的共同点与差别。
(1)共同的基本特征:1、两者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2、两者的生产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3、两者在公有制范围内的产品分配,都按照与利于社会发展和实现劳动人民利益的原则进行。4、两者都要消灭剥削制度,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它们之间的本质关系是平等和谐、互助合作的关系。5、两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知道思想,以集体主义为意识形态的核心。(2)重大差别:1、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生产力水平仍比较低,远未达到共产主义社会那样的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程度。2、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但公有制本身还存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等多种形式,而且在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还存在公有制为主体地位条件下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而共产主义社会则建立起单一的社会公有制。(3) 社会主义社会在公有制范围内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方式。共产主义社会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则是按需分配原则。(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商品经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价值规律仍起调节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而在共产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归于消亡,劳动具有完全直接的社会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将由计划所调节。(5) 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旧式分工和三大差别,劳动还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在共产主义社会,旧式分工和三大差别已消失,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人们将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6) 社会主义社会要消灭剥削制度,但阶级和阶级差别在一定范围内还长期存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仍须存在。共产主义社会则消灭了一切阶级和阶级差别,国家将自行灭亡。(7) 社会主义社会虽已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但仍存在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影响,小资产阶级习惯势力也长期存在。而在共产主义社会,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都将极大提高,建立起高度的精神文明,造就出一代共产主义新人。
7.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长期过程。
(1)共产主义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的成长道路,必然要在实践中经历长期的探索过程。因为,共产主义事业毕竟是人类历史上完全崭新的事业,无产阶级在争取解放、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过程中,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不可能有实现设计好的完美蓝图,必须在实践中去探索和创新。(2)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和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长期性,决定了向共产主义过渡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必须经过发达社会主义的长期发展,逐步创造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主客观条件,在具备了这些条件的时候,才能逐步实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3)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要经过更长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才能在将来实现共产主义。(4) 共产主义事业本质上是国家性的,只在全世界范围内主要的和多数的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制度以后,人类在将来才有可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取代资本主义,进而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必然要经历一个产期、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
8.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1)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和最理想的社会制度,但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和社会条件,只能在社会主义阶段的长期发展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依据共产主义社会发展两阶段原理,人类社会的发展,只能从资本主义社会首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而不能超越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是走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必由之路。只有经历其长期发展,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随着物质和精神文明及社会文化的长足发展,才能使旧的社会痕迹逐步消失,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铺平道路。(2)共产主义社会不会自行到来,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大力进行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创造出一系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才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也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逐步创造条件的过程。实现共产主义所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技术基础;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极大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极大提高;建立起高度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消灭旧的社会分工特别是三大差别,造就出体力和智力全面发展的新人;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自行消亡。实现共产主义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要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才能创造出来。
9.为什么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
(1)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是人类最美好最崇高的社会制度,因而我们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社会理想,为人们从事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思想动力。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归宿,是凝聚一切进步社会力量、推动社会不断前进的精神导航。(2)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是我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和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崭新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全面推进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3)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联系和统一。一方面,远大理想是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要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当前我们开创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就是朝着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迈进。另一方面,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远大理想的坚实基础。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经过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长足发展,我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新局面,就是为迈向共产主义社会逐步创造条件。所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我国的成功实践,必然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套)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答: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为它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的认识世界不带任何偏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与它的深刻性,对任何一个领域都不是浅尝辄止。
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一实践性为基础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属。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答: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有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认识有待于扩展和深化。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又是是统一的,它们是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联结、相互渗透。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份、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也有相对,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第二,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转化。任何一个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转化。任何一个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3.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指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结构是占第一位的决定因素;(2)现代科学技术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3)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过程的一部分;(4)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其信息量日益膨胀,更新速度加快,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更新。
4.简述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
答: 商品价值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必须等价交换这一客观规律,对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起着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1. 自发地调节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也就是调节着社会劳动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
2. 刺激商品生产者技术的改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 促使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
5.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答:1.影响年剩余价值量。预付资本周转速度的加快,一般来说其中的预付可变资本周转速度也加快,也就是一年中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越多,而剩余价值是由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产生的,这样,以年来计算的剩余价值的数量即年剩余价值量就会增加。
2.影响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预付资本周转速度的加快,则一年中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越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
6.为什么说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答:1. 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获得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对我国来说,要使生产力真正发展起来,就必须把改革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改革开放越深入,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前景就越广阔,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就越雄厚。
2.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获得赖以发展的体制保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的是靠制度。我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无论是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还是按照“四位一体”的要求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都始终需要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以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做保障。
3. 改革开放是立足当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获得赖以发展的理论指导。在新的历史时期,正是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依托改革开放的实践,凭借改革开放的舞台,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和发展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 改革开放是激发我们整个民族创造活力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获得赖以发展的力量源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无比艰巨的宏伟事业,必须靠全体人民的创造性劳动,靠举国上下不断增强的创造活力。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其巨大社会效应之一,就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我们整个民族的创造活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无穷无尽的力量源泉。
1.试述利息率的决定因素。
答: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利息的大小是由预付资本的大小、平均利润的高低和利息在平均利润中所占的比重三者来决定的。而利息率的高低,是由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和利息在平均利润中的比重两个因素决定的。平均利润的分割比例,主要取决于对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表现如下:
(1)利润率的平均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息仍作为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因而利息率也是由平均利润率决定的。
(2)资金的供求状况。在平均利润率既定时,利息率的变动则取决于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与企业利润的比例。而这个比例是由借贷资本的供求双方通过竞争确定的。
(3)物价变动的幅度。由于价格具有刚性,变动的趋势一般是上涨,因而怎样使自己持有的货币不贬值,或遭受贬值后如何取得补偿,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4)政策性因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率不是完全随着信贷资金的供求状况自由波动,它还取决于国家调节经济的需要,并受国家的控制和调节。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42.简述意识的本质。
43.简述级差地租两种形态的形成条件及本质。
44.简述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45.简述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7.试述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套)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42.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43.简要说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4.什么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首先,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质: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45.简述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须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不能取得胜利。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四)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五)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怎样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 
47.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及本质。 
答:(1)平均利润的形成是各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2)各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和周转速度不同,会有不同的利润率。  
(3)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率,各部门资本家必然展开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部门之间的竞争。 (4)通过资本转移使各部门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价格涨落,引起利润率升降,使各部门利润率趋向平均,形成平均利润率。  
(5)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全部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预付资本总量的比率,一定量的资本按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42.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
43.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
44.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45.简述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怎样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
47.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及本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42.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43.简要说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4.什么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5.简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7.试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主要内容。

1.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 二者的区别表现在: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 二者的联系是:同一性是包含着斗争性的同一性,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4)矛盾是既对立又统一,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斗争性。失去其中任何一种属性就不成其为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观察和解决问题,必须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2.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首先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当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反对忽视量的积累,急于求成,盲目蛮干;反对忽视质的飞跃,条件具备时瞻前顾后,畏缩不前,贻误时机。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
二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对立”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客观对象不同。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第二、具体形式不同。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基本形式。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基本形式。第三、特点不同。感性认识具有生动性、形象性的特点,是人脑对事物的直接反映;理性认识具有抽象性、深刻性的特点,是借助思维对事物的间接反映。第四、程度水平不同。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高级阶段。
“统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人们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及规律,总是要先接触事物的现象,然后才能从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离开感性认识谈理性认识是认识论上的唯心主义。第二、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发展。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深化。坚持这一点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辩证法。第三、二者相互渗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交织。在理性认识中凝结着丰富的感性认识,而感性认识又包含着对理性认识成果的运用。
           
 4.简述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共产主义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根据已有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根据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可以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作如下的概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消失;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论述 1.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不断发展  马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42.简述意识的本质。
43.简述级差地租两种形态的形成条件及本质。
44.简述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45.简述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7.试述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42.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43.简要说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4.什么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首先,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质: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45.简述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须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不能取得胜利。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四)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五)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怎样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 
47.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及本质。 
答:(1)平均利润的形成是各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2)各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和周转速度不同,会有不同的利润率。  
(3)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率,各部门资本家必然展开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部门之间的竞争。 (4)通过资本转移使各部门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价格涨落,引起利润率升降,使各部门利润率趋向平均,形成平均利润率。  
(5)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全部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预付资本总量的比率,一定量的资本按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42.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
43.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
44.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45.简述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怎样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
47.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及本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42.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43.简要说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4.什么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5.简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7.试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主要

.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 二者的区别表现在: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 二者的联系是:同一性是包含着斗争性的同一性,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4)矛盾是既对立又统一,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斗争性。失去其中任何一种属性就不成其为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观察和解决问题,必须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2.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首先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当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反对忽视量的积累,急于求成,盲目蛮干;反对忽视质的飞跃,条件具备时瞻前顾后,畏缩不前,贻误时机。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
二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对立”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客观对象不同。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第二、具体形式不同。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基本形式。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基本形式。第三、特点不同。感性认识具有生动性、形象性的特点,是人脑对事物的直接反映;理性认识具有抽象性、深刻性的特点,是借助思维对事物的间接反映。第四、程度水平不同。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高级阶段。
“统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人们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及规律,总是要先接触事物的现象,然后才能从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离开感性认识谈理性认识是认识论上的唯心主义。第二、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发展。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深化。坚持这一点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辩证法。第三、二者相互渗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交织。在理性认识中凝结着丰富的感性认识,而感性认识又包含着对理性认识成果的运用。
           
 4.简述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共产主义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根据已有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根据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可以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作如下的概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消失;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论述 1.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不断发展  马经 
41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长期的艰巨过程。儒学范围内的实事求是主要指治学态度和方法,但当时也没有得到大多数学者的共识。 
  因为客观事物,包括自然和社会在不断变化发展,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不断地解放思想,不断地实事求是,不断地解决新问题。 坚持实事求是,关键是理论联系实际。道理上承认实事求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否在实际行动中也坚持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全党要坚持,党的领导机关要坚持,每个党员也应该坚持。
42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及两者的辩证关系p115-117

43 怎么样理解“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指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结构是占第一位的决定因素;
(2)现代科学技术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3)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过程的一部分;
(4)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其信息量日益膨胀,更新速度加快,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更新。
44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p192-194
45 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p230-231
46 为什么说我国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p330
47 简述利息率的决定因素

三、简答题:

1、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如何?
2、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3、简述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
4、简述“两大发现”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中的作用。四、论述题:

1、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原理,说明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答: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为它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的认识世界不带任何偏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与它的深刻性,对任何一个领域都不是浅尝辄止。
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一实践性为基础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属。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答: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有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认识有待于扩展和深化。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又是是统一的,它们是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联结、相互渗透。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份、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也有相对,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第二,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转化。任何一个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转化。任何一个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42.简述意识的本质。
43.简述级差地租两种形态的形成条件及本质。
44.简述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45.简述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7.试述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42.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43.简要说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4.什么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首先,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质: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45.简述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须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不能取得胜利。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四)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五)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怎样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 
47.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及本质。 
答:(1)平均利润的形成是各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2)各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和周转速度不同,会有不同的利润率。  
(3)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率,各部门资本家必然展开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部门之间的竞争。 (4)通过资本转移使各部门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价格涨落,引起利润率升降,使各部门利润率趋向平均,形成平均利润率。  
(5)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全部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预付资本总量的比率,一定量的资本按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42.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
43.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
44.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45.简述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怎样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
47.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及本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42.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43.简要说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4.什么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5.简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7.试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主要内容。
 

1.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 二者的区别表现在: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 二者的联系是:同一性是包含着斗争性的同一性,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4)矛盾是既对立又统一,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斗争性。失去其中任何一种属性就不成其为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观察和解决问题,必须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2.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首先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当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反对忽视量的积累,急于求成,盲目蛮干;反对忽视质的飞跃,条件具备时瞻前顾后,畏缩不前,贻误时机。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
二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对立”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客观对象不同。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第二、具体形式不同。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基本形式。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基本形式。第三、特点不同。感性认识具有生动性、形象性的特点,是人脑对事物的直接反映;理性认识具有抽象性、深刻性的特点,是借助思维对事物的间接反映。第四、程度水平不同。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高级阶段。
“统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人们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及规律,总是要先接触事物的现象,然后才能从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离开感性认识谈理性认识是认识论上的唯心主义。第二、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发展。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深化。坚持这一点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辩证法。第三、二者相互渗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交织。在理性认识中凝结着丰富的感性认识,而感性认识又包含着对理性认识成果的运用。
           
 4.简述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共产主义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根据已有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根据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可以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作如下的概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消失;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论述 1.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不断发展  马经 

第四部分  简答题·论述题目录部分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2.试述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
3.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4.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
5.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2.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它们的基本形态。
3.简述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含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观点。
4.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5.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6.简述实践的含义及其基本特点和基本形式。
7.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8.简述联系的含义及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9.为什么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10.简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对立和根本分歧。
11.简述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12.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13.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14.简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15.简述肯定和否定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16.简述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17.简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二者关系问题上的错误。
18.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9.度的含义及掌握事物的度的意义。
20.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21.试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22.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23.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及其显示意义。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1.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简述认识主体的含义及其性质和特点。
3.简述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含义两者之间的辩证能动关系。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5.简述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6.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的条件。
7.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历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8.简要说明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9.真理与谬误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10.简述真理的绝对性的含义。
11.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2.简要说明逻辑证明与实践检验的关系。
13.简述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14.试述认识的本质及掌握认识的本质的理论意义。
15.说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16.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统一的原理及其理论意义。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2.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其表现。
3.简要说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4.简述生产关系的内容及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
5.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6.简述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的关系。
7.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8.简要说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9.简述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
10.简述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特点。
11.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2.人与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3.简述人民群众概念及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用的表现。
14. 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
15.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6.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和选择性的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7.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
18. 正确分析和评价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货币的职能
2.什么是商品经济?它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3.什么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6.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以及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7.怎样认识资本的本质?简述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8..什么是剩余价值率。
6.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9.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10.怎样认识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实质和后果。
11..什么是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
12.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13.简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14.如何认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15.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是怎样的。
16.试述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1. 简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2.产业资本是如何实现资本循环和价值增殖的。
3.如何计算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4.简述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
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6.简述商业利润的形成与来源。
7.简述平均利润的形成。
8.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变化。
9.简述商业资本的作用。
10.借贷资本的形成与本质。
11.利息率及其决定因素。
12.简述资本主义银行及其职能。
13.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14.什么是绝对地租?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15.试述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6.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 垄断的形成及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2.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3.什么是金融资本?金融寡头怎样实现其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
4.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
6.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
7.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8.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9.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及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10.试述垄断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
11.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的新变化。(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12.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取代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 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2.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
3.简述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4.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发展的历史贡献与经验教训。
5.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6.社会主义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7.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8.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型的民主。
9.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10.试论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11.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12.如何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第八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2.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物质基础。
3.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特点。
4.简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5.简述阶级消亡和国家灭亡的条件。
6.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的共同点与差别。
7.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长期过程。
8.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9.为什么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

上一条吉林自考公共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
下一条自考本科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参考 03709

 版权所有:长春市德邦文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编号:吉ICP备13004476号

 电话:0431-85690458 地址:吉林大学南岭校区(人民大街59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