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资料中心->国际经济与管理

技术创新复习资料

发布日期:2013-11-12 点击次数:3153
内容提要:

技术创新管理    联系人 许老师 QQ530515000  电话15543529056 QQ 530515000

    吉林省自考本科改革,学生可以通过学生网络课程给笔试加分30-38分之间,笔试平均成绩考30-35分就可以(笔试复习题占30-45分),推荐学生购买网络专业课程,学生可以更快、更顺利毕业。

 

一.填空题

1. 合作创新的理论基础不包括(产权理论)。

2.不属于迈克尔·波特所提出的通用战略的范畴的是(技术创新战略)。

3. 按照技术创新对象性质差异可将技术创新战略划分为(产品创新战略)、(服务创新战略)和(工艺创新战略)。

4. 美国以信息技术(IT)为代表的高技术很发达,主要是因为(在激烈竞争的条件下,企业非常重视自主研发、创新)。

5. 不属于技术创新战略管理基础的是(市场信息的获取)。

6. 与竞争优势有密切关联的是(资源利用)。

7. 按照熊彼特关于创新的观点,技术创新的承担者主体是(企业家)。

8. 自主创新战略的主要缺点在于其高投入和(高风险性)。

9. 主要的业务量评价方法不包括(调查问卷)。

10. 技术供应方为了减少风险可以利用的合同条款主要有(通知条款)、(专有权条款)、(关系条款)和(保密条款)。

11.技术标准所包含的含义不包括(兼容性)。

12.合作创新风险主要有竞争者创造风险和(利益风险)。

13.按照区域创新系统的观点及产业集群的可能效应,地区区域及有关组织应该考虑的战略对策不包括(一体化)。

14.现代产业组织的类型不包括(半市场形式)。

15.国家创新系统是与创新有关的政府部门、企业、中介机构和研究开发机构和(金融机构)。

16.企业技术创新的显著特征是(高风险)。

17.作为中介与桥梁,技术创新联系的是科学技术和(经济活动)。

18.网络绘制的主要方法包括循迹法和(理想法)。

19.项目不确定性的整体控制重点考虑的阶段不包括(新产品生产阶段)。

20.狭义知识产权可分为两大类,即“工业产权”和(版权)。

21.不属于企业的价值创造及创新活动的管理所考虑的是(产品销售)。

22.创新项目管理的特殊性主要是由于新的技术和知识的创造性以及项目的未来结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23.钢结构对高层建筑的应用属于(重大创新)。

24.逐渐成为国家竞争力核心内容和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的是(科技创新额能力)。

25.不属于项目管理模型的作用的是(计划)。

26.熊彼特最早提出了两种创新活动过程模型,创新模型I是指(企业家创新模型)。

27.企业标准化战略的类型主要有(自然战略)、(时间战略)和(合作战略)。

28.技术的转移与模仿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历史依赖性)和(原因不确定性)。

29.国家创新系统的主体要素主要包括(公共研究机构)、(金融机构)和(教育培训机构)。

30.主要的业务量评价方法不包括(调查问卷)。

31.不属于跟随型创新战略的优势的是(为企业带来高额利润)。

32.不属于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基本模式的是(领先型创新)。

33.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可以分为创新项目管理和(创新战略管理)。

34.项目管理模型应用的可能问题不包括(不确定化)。

35.不属于新西兰企业的技术能力发展正反馈“积累”回路的是(与竞争者共同发展)。

36.最早提出创新过程的解释性模型是(技术推动模型)。

37.不属于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组成要素的是(市场结构)。

38.不属于企业新产品开发的过程的是(产品试销)。

39. 产业集群的最显著特征是(集中化)。

40.研究开发人员的技术设想要被企业管理层所接受,应突出其技术设想对企业的三种价值,其中不包括(体制的价值)。

41.国家创新系统是与创新有关的政府部门、企业、中介机构和(研究开发机构和金融机构)。

42.产品开发过程中不确定性的控制要进行(市场试销)。

43.业务量管理的效果不包括(市场效应)。

44.企业技术创新的显著特征是(高风险)。

45.合作创新的效应不包括(领先效应)。

46.为减少合作风险可以利用的合同条款不包括(质押条款)。

47.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不包括(资源凝聚力)。

48.现代产业集群模型不包括(冰山模型)。

49.创新的基础层次是(要素创新)。

50.创新网络的主要参数不包括(网络的位置)。

51. 技术创新项目团队的内部结构不包括(合作团队)。

52.从知识的一般性质上看,知识的分类不包括(通用应用知识)。

53.建筑行业创新活动可划分为(模块创新)、(建筑创新)、(系统创新)、(重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

54.熊彼特最早提出了两种创新活动过程模型,其模型的明显特点是(强调企业家的责任)。

55.技术推动型创新模式的基本程序是(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研制开发—生产制造—市场销售)。

56.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模型的基本特点(有形式化)。

57.知识产权的特征主要有(无形性)、(时间性)和(地域性)。

58.组织学习的阶段主要有(发明)、(推广)、(发现)和(执行)。

59.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不包括(资源凝聚力)。

60.国家创新系统的基础要素主要包括(知识基础设施)、(生产结构)和(政策体系)。

61.不属于企业战略方案的是(技术市场的选择)。

62.不属于领先型创新战略的局限的是(收益不确定性大)。

63.对组织内部学习有较大影响的组织和环境因素不包括(市场结构)。

64.目前,中外企业中所进行的创新活动的完成越来越多地是通过对现有技术或引进技术的(模仿与改进)。

65.技术创新作为中介与桥梁,联系的是科学技术和(经济活动)。

66.工业产权主要包括(创造性成果权)。

67.技术创新蓝海战略的提出者是(W·钱·金等)。

68.主要的业务量评价方法不包括(调查问卷)。

69.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不包括(资源凝聚力)。

70.技术创新战略按照技术创新对象性质差异可划分为(工艺创新战略)。

71.不属于Teece等人构建的动态能力战略的要素是(时间)。

72.技术转移和模仿中存在的主要障碍是历史依赖性和(不确定性)。

73.现代产业集群模型不包括(冰山模型)。

74.研究开发人员的技术设想要被企业管理层所接受,应突出其技术设想对企业的三种价值,其中不包括(体制的价值)。

75.标准化竞争的时间决策主要考虑的因素不包括(价格因素)。

76.从知识的一般性质上看,知识的分类不包括(通用应用知识)。

77.国家创新系统的主体要素包括政府机构、企业、公共研究机构、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和(教育培训机构)。

78.美国以信息技术(IT)为代表的高技术很发达,主要是因为(在激烈竞争的条件下,企业非常重视自主研发、创新)。

79.第一代技术创新管理可看作是(直觉模型)。

80.知识管理中的主要矛盾关系不包括(知识的理论和应用之间的关系)。

81.能力观的现代观点是“动态能力”战略观,动态能力指的是(应用资源以赶上甚至创造市场机会的企业过程)。

82.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分为两种类型(蓝海和红海战略)。

83.提出竞争优势理论的是(波特)。

84.熊彼特的创新模型中强调(企业家)。

85.第三代技术创新管理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和(战略性)。

86.自我积累发展路径的代表是(新西兰)。

87.知识产权的内容主要有(商业标记)、(反不正当竞争)、(著作权)、(专利权)和(工业品外观设计)。

88.合作创新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产业组织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企业资源)和(能力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

89.组织学习的阶段主要有(发明)、(推广)、(发现)和(执行)。

90.按照技术创新主体的不同可将技术创新战略划分为(合作创新战略)、(自主创新战略)和(技术引进战略)。

91.企业是否扩展自己的技术能力以及向何种领域扩展自己的技术能力的决定因素有(技术的相互依赖性)。

92.区域创新的空间结构的特征主要是地理接近性和(地区产业集群)。

93.不属于按照产业内部创新活动的特点划分技术创新的是(组织创新)。

94.外部学习新思想的主要来源不包括(企业家)。

95.需要整合的知识关系不包括(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整合)。

96.专利战略的特征不包括(收益性)。

97.知识处理活动不包括(交易知识)。

98.企业标准化战略的类型不包括(价格战略)。

99.按照区域创新系统的观点及产业集群的可能效应,地区区域及有关组织应该考虑的战略对策不包括(一体化)。

100.一般性质上看,知识的分类不包括(通用应用知识)。

101.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类型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 按行为方式可分为防御战略、游击战略和(进攻战略)。

102.企业可采取的合作战略的形式不包括(开拓联盟)。

103.创新项目团队的管理所涉及的问题不包括(市场问题)

104.知识产权与其他有形财产权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的(无形性)。

105.企业选择非正式创新网络进行学习主要是因(为技术因素)和(时间因素)。

106.熊彼特最早提出了两种创新活动过程模型,其特点是(线性)。

107.企业获取外部来源知识的合作安排不包括(独立的)。

108.第三代技术创新管理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和(战略性)。

109.不属于按照技术创新主体不同划分技术创新战略的是(服务创新战略)。

110.技术与产业创新过程的阶段划分主要是(转换阶段)、(流动阶段)和(特性阶段)。

111.一般情况下,不属于R&D测量指标的是(市场标准)。

112.第二代技术创新管理可看作是(系统模型)。

113.创新网络的构建存在两种主要途径,即(自生与构建过程)。

114.能力观的现代观点是“动态能力”战略观,动态能力指的是(应用资源以赶上甚至创造市场机会的过程)。

115.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开展或加强业务量管理的重要性主要有(战略效应)、(竞争效应)、(资源效应)、(项目效应)和(沟通效应)。

116.新产品开发的阶段主要有(调研评价)、(批准认可)、(产品启动)和(研究开发)。

117.项目管理模型的作用主要有(管理)、(感知传递)、(团队建设)和(组织)。

118. 知识管理中的主要矛盾关系不包括(知识的理论和应用之间的关系)。

119.企业选择非正式创新网络进行学习主要是因为(技术因素)和(时间因素)。

120.技术标准所包含的含义不包括(兼容性)。

121.《竞争战略》的著作者是(迈克尔·波特)。

122.社会动力机制不包括(半正式机制)。

123.企业标准化战略中自然战略不包括(产品试销)。

124.企业可采取的合作战略的形式不包括(开拓联盟)。

125.不属于技术创新战略观的观点的是(技术创新战略的规范观)。

126.外部学习新思想的主要来源不包括(企业家)。

127.合作创新风险主要有(竞争者创造风险)和(利益风险)。

128.一般情况下,不属于R&D测量指标的是(市场标准)。

129.创新网络的主要参数不包括(网络的位置)。

130.专利与技术标准之间的冲突形式不包括(差别对待)。

131. 领先型创新战略的优势主要有(先发制人占据有利地位)、(形成行业先锋形象)、(率先制定技术标准)和(为企业带来高额利润)。

132.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系统中不包含的基本要素是(制度)。

133.狭义知识产权可分为两大类,即(“工业产权”)和(版权)。

134.传统上,创新主要指的是技术创新,其中又可分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

135.熊彼特最早提出了两种创新活动过程模型,创新模型II是指(大企业创新模型)。

136.技术推动型创新模式的基本程序是(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研制开发—生产制造—市场销售)。

137.与竞争优势有密切关联的是(资源利用)。

138.国家创新系统的基础要素的是(知识基础设施)。

139.不属于新西兰企业的技术能力发展正反馈“积累”回路的是(与竞争者共同发展)。

140.逐渐成为国家竞争力核心内容和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的是(科技创新的能力)。

141.技术创新战略按照技术创新对象性质差异可划分为(工艺创新战略)。

142.能力观的现代观点是“动态能力”战略观,动态能力指的(是应用资源以赶上甚至创造市场机会的企业过程)。

143.技术创新管理的基础主要是(技术情报的获取)、(创新战略的实施)和(创新战略的决策)。

144.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系统中的基本要素是(人员)、(组织)和(资源)。

145.合作创新的效应主要有(战略效应)、(知识创造效应)和(支配效应)。

146.企业核心能力的核心专长,其微妙之处在于“核心”二字,它强调的标准是(价值性)。

147.技术创新蓝海战略的提出者是(W·钱·金等)。

148项目管理模型的作用主要有(管理)、(感知传递)、(团队建设)和(组织)。

149.领先型创新战略的局限性主要有(技术开发风险高)、(技术开发成本高)和(市场开拓)和(引导难度大)。

150.知识产权的主要内容有(版权)、(科学发现权)和(专利权)。

151.技术供应方为了减少风险可以利用的合同条款主要有(通知条款)、(专有权条款)、(关系条款)和(保密条款)。

二.名词

1. 项目战略:在明确产品概念的基础上,对产品开发工作如何执行的基本指导和规定,项目战略应有助于实现已经确定的产品概念

2.多功能项目团队:是指以新产品的创新或开发为目的而从多个部门或学科领域里抽调人员所组成的团队。

3.R﹠D管理:主要指对新技术、新产品的设想产生与研制开发过程的管理。

4.知识产权:是指直接支配特定的智力成果或商业标识,并享受其利益的排他性民事权利。

5.领先型创新战略:又称进攻型创新战略,指的是企业在其所处的产品或服务领域中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建立并通过不断的研发以保持在技术竞争领域的主导市场地位。而其市场竞争力的获取主要就是依靠企业强大的技术优势。

6. 合作创新:是指企业与外部组织所进行的合作研究与开发活动。

7.商标战略:企业将商标作为重要的无形资产,通过正确选择商标和进行商标注册,合理宣传和使用商标,创驰名商标,恰当地运用商标策略,参与市场竞争,以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信誉和份额的整体性谋略。

8.工艺创新战略:指企业R﹠D和采用新的或是经过重大改进的生产工艺、方法,具体可以表现在生产设备的创新、生产流程的创新等方面。

9.学习型组织:能促进组织成员进行学习并借以不断改善自身素质的组织;或者说是:有意识地建立合适的结构和战略等以推动和扩大组织学习的企业或组织。

10.技术标准:是指一种或一系列具有一定强制性要求或指导性功能、内容含有细节性技术要求和有关技术方案的文件,其目的是让相关的产品或服务达到一定的安全、功能或进入市场的要求。

11.专利战略:为了企业的长远利益和发展,充分依靠和运用专利制度,使其成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主要动力机制和保护机制,以便利用这一机制实现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竞争战略,并在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中谋求最大经济利益。

12. 知识管理:对企业运作和创新所依赖的知识及其整理、储存、积累、传播、应用等一系列过程的管理,通过确认和利用已有的知识及获取新的知识资产,开拓新的机会,来满足企业现在和未来的需要。

13.技术创新管理:以提升企业竞争优势为目标,利用、调配并协调所有创新资源与能力的管理活动。

14.知识管理模型:对企业知识管理的基本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的形式化表述。

15.知识整合:指知识的重构与综合,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知识在组织中的流动和扩散,对所学知识进行评价、选择和重构,使不同主体、多种来源和功用的知识相互结合并综合成为组织的知识。

16.知识产权:是指直接支配特定的智力成果或商业标识,并享受其利益的排他性民事权利。

17.技术创新战略: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利用自己独具的技术创新活动,去创建一个价值独特的定位,以获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长期的、总体的谋划。

18.学习型组织:能促进组织成员进行学习并借以不断改善自身素质的组织;或者说是:有意识地建立合适的结构和战略等以推动和扩大组织学习的企业或组织。

19.技术创新红海战略:是指企业在选择技术创新对象时,以所处行业现有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市场为选择范围进行创新。

20.商标战略:企业将商标作为重要的无形资产,通过正确选择商标和进行商标注册,合理宣传和使用商标,创驰名商标,恰当地运用商标策略,参与市场竞争,以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信誉和份额的整体性谋略。

21.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以创新为主要目的,在开发—应用新技术中相互关联和作用的企业内部和外部组织或部门中的行动者网络及与之有关的体制、文化的总称。

22.商业秘密:企业在其经营和商务活动中不予以公开的知识、经验或信息。

23.技术管理:技术管理主要是指企业在技术意义上的系统化管理过程。在横向上,包括了企业所具有的技术及能力的管理;纵向上,则设计了从技术战略制定、技术研发及产品市场化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技术管理强调整体与连续的观点,以对企业技术发展和利用的整个过程实行有效管理,是新技术能够够尽快地转化为新的产品

三.问答

1. 技术创新中按创新的层次可分为1.技术创新,如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创新,它可看作是创新的主要层次。2.要素创新,如自然资源等基本要素的创新,以及知识、基础设施等高级要素的创新,这是创新的基础层次。3.产业创新,如产业升级或发展新的工业部门,这一般看作是创新的最高层次。

2.产业集群的效应包括1.知识外溢效应2.创新资源的可得性3.模仿与追赶效应4.拉拨效应5.市场效应

3.企业新产品开发的阶段划分为1.调研评价2.研究开发3.批准认可4.产品启动

4.创新网络运作的一般形式包括1.企业—企业创新网络2.中介(代理)机构—企业创新网络3.大学—企业创新网络4.中心组织—合作成员创新网络5.供应商—客户创新网络

5.合作创新的基本程序包括1.寻找创新活动的合作者2.签署合作创新协议,组建合作团队3.合作创新项目的执行4.合作创新项目的终止与评价

6.技术标准的作用包括1.在产品的立项中起先导作用2.技术标准是新产品和新技术鉴定中必须具备的技术文件3.技术标准在新产品的生产中起指导作用4.技术标准为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具体方法5.技术标准是新产品和新技术售后服务中的重要依据

7.技术创新中按创新的对象和内容可分为1.技术创新2.知识创新3.组织创新4.管理创新5.制度创新

生产方式的演进过程包括1.手工作业方式2.大批量生产工作方式3.工序强化4.大批量按顾客要求定制工作方式

8.创新绩效测量的一般规则为1.基于外部评价而不是内部评价的测量2.集中于结果而不是过程或行为3.突出测量有价值的成就或产出4.具有简单性5.测量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结合

9. 技术创新战略的组成要素包括1.企业愿景2.战略目标3.战略指导思想4.战略环境5.战略方案6.战略实施

10.技术创新项目中新产品开发八阶段内容包括1.创意产生2.创意筛选3.概念发展和实验4.制定市场营销战略5.商业分析6.产品开发7.市场试销8.批量上市(商品化)

11.技术标准的发展和竞争的新特点包括1.技术标准的形式多样,范围也日益广泛2.技术标准成为专利技术的最高形式3.技术标准对企业的竞争战略重要性不断增强4.以技术标准为核心的关税壁垒表现日益明显

12.技术创新战略制定与实施的原则为1.以为顾客和投资者创造价值为最高战略目标2.以提升企业核心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为主要的技术选择标准3.以全面细致的企业内、外环境分析作为战略制定的基础

13.建筑行业的创新的划分为1.渐进性创新2.模块创新3.建筑创新4.系统创新5.重大创新

14.专利战略的特性为1.全局性2.长远性3.风险性4.法律性

15.技术情报管理的一般规则为1.要确保企业基本组织的学习能力2.技术情报活动应当与公司的技术创新战略计划和决策过程密切结合3.结构协调的技术情报活动应该主要起协调作用4.技术情报的混合协调应采用某种具体的情报项目组织形式5.技术情报的非正式协调有利于促进企业自动的信息收集行为

16.技术创新战略观包括1.基于竞争的技术创新战略观2.基于资源的技术创新战略观3.技术创新战略的实证观4.技术创新战略的动态17.技术评价与引入的过程包括1.技术评价的启动2.技术浏览和技术监视3.技术评价4.技术选择5.技术

18. 技术创新的组成要素包括1.企业愿景愿景是指企业可以预见并且可以用语言加以描述的对未来的憧憬,概括了企业的未来目标、使命及核心价值。愿景说明了企业存在的目的和理由,为企业指明前进的方向。 2.战略目标3.战略指导思想战略指导思想是关于如何实现战略目标的基本思路和整体观念,称得上技术创新战略的灵魂。它包括了对技术方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获取渠道的选择,对基本技术路线、实施战略的基本策略的确定等内容。4.战略环境战略环境是指企业制定、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所面临的总体环境,可以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5.战略方案战略方案是为技术创新战略的

19.企业标准化战略包括(一)自然战略自然战略是指企业通过采用某种运作方式来促使市场尽可能广泛地采用它自己的技术、并使其成为标准。自然战略有六种具体形式:1.产品预告2.早期引导3.未来销售预测4.价格协定5.吸引互补供应者6.竞争者协同(二)时间战略时间战略的主要含义是指,企业在什么时候开展标准化竞争,强调的是标准化竞争的时机问题。标准化竞争的时机选择有两种情况:1.在新技术进入市场之前就开始标准的确立2.在新技术进入之后再开始标准化竞争(三)合作战略随着现代技术创新所需要的资源和所涉及的因素越来越多、合作创新成为重要趋势,技术的标准化过程也越来越倾向于合作

20.知识产权的基本性质:1.无形性知识产权的客体是不具有物质形态的智力成果,这是知识产权的本质。无形性也是知识产权区别于物权、债券、人身权和财产继承权的首要特征。2.专有性。又可称为独占性、排他性、垄断性。3.地域性即知识产权只在产生的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地域范围内有效,不具有域外效力。各国的知识产权立法基于主权原则呈现出独立性。一国的知识产权要获得他国的法律保护,必须依照有关国际条约、双边协议或按互惠原则办理。4.时间性知识产权有法定的保护期限,在法定的保护期限内权利有效,超过了法定的保护期限则权利终止,相关知识产品即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为全人类所共同使用。实施所做的具体安排,也可以说是企业的战略行动部署。包括四方面内容:创新技术的选择,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技术创新协作方案,创新成果市场化推广方案。战略实施。21.领先型创新战略的优势在于:1.先发制人占据有利市场地位采取领先型创新战略的企业由于其技术和产品本身或某一方面具有独创性,可以在没有相同条件竞争产品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同顾客接触。有助于率先建立起良好的企业技术和产品形象,使消费者对其产品形成依赖,增加后来者的进入难度。2.形成行业先锋形象3.为企业带来高额利润开展领先型创新战略的企业,由于其先进技术,常会获得技术上的垄断地位,因而也往往会因此而获得超额利润。同时,由于其技术的先进性,企业在转让或许可其专利技术或专利诀窍时,也能获得可观的收入。4.率先制定技术标准作为率先使用新型技术的企业,也可能获得制定相关技术标准的主动性,使其他企业在生产同类产品的时候,必须满足该技术标准的要求。22.专利与技术标准之间的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为1.拒绝许可多数标准化组织都倾向于使用无专利权的技术,但在新技术领域特别是高科技领域里,还是无法回避与专利权人的联系。由于降低交易成本和统一市场秩序的考虑,标准化组织希望对专利权人的许可行为有一定的约束,使其在“公平、合理、非歧视”的基础上进行许可。对于有意参加标准的竞争者而言,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希望能从中获得原来无法获得的许可,或以较低的费用获得专利许可,以降低自身的成本。2.隐瞒专利技术信息由于标准化组织倾向于吸纳无专利权的技术,有的专利权人故意不透露其拥有专利权的情况,等待标准出台后,再以专利权人的身份向标准使用者索取许可费。3.抢先申请为了推动技术进步,标准化组织常常召集有关领域的主要生产厂商、研究机构共同设计技术标准方案。

23.从合作创新的活动与成果特征角度谈合作创新的类型可以分为:1.合作研究与开发即由合作各方联合定义并共同进行的R﹠D活动。其中可能是合作进行(基础)研究,也可能是合作进行新产品开发;可能是双边合作,也可能是多边合作。在合作研究与开发中,合作各方具有平等合作关系,根据项目要求与各方自身特点,分别承担或提供相应的知识、人力和物力及其他条件,共同进行研究与开发活动,创新成果一般也归合作各方共同所有(除非合同另有规定)。2.委托研究开发这是合作一方委托另一方进行的科学研究或新产品开发活动。委托研究与开发的基础是委托合同,并且具有较明确的定向性质,即委托合同中常对研究或开发的任务和结果作出明确规定,被委托一方必须努力实现并达到任务要求。委托研究与开发中,委托一方通常负责提供资助,研究或开发活动由被委托方负责。大多数情况下,委托一方常会要求成果的所有权。3.研究或开发成果的转让与许可。这是指创新一方将自己研究或开发的具有所有权的成果向另一方,或多方进行的转让或许可。转让或许可的研究或开发成果大多是现有的成熟成果,被转让一方通过支付转让费或许可费,可直接将成果拿来使用。

24.模仿创新战略的优点在于:1.较低的进入门槛技术模仿比较于技术创新,其花费的时间和成本都较小、技术能力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因此对于采取模仿型创新战略的企业,在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上一般没有太高的要求,大多数企业都能够采用。2.低成本优势采用模仿型创新的企业,一方面们能够减少创新开发的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够较快地获得并利用新技术,从而可以将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到产品制造上,降低生产的成本。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劳动力资源价格较低、以及政府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通过技术模仿而快速利用新的技术,大都能取得降低成本和提高投资回报率的效果。3.较低的风险

上一条反倾销复习资料
下一条国际投资学07750

 版权所有:长春市德邦文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编号:吉ICP备13004476号

 电话:0431-85690458 地址:吉林大学南岭校区(人民大街5988号)